近日,“歐洲人買爆中國電熱毯”的消息沖上熱搜,吃瓜群眾紛紛圍觀。
圖源:微博截圖
中國家紡協會最新整理的海關總署數據也證明了這一點,2022年1-8月,我國出口家紡產品311.65億美元,同比增長2.56%。由于歐洲能源緊缺,電熱毯對歐盟市場出口規模增長迅速,1-8月,對歐盟市場出口電熱毯4942萬美元,同比增長73.12%。數據顯示,僅今年7月,歐盟27國進口中國電熱毯就高達129萬條,環比增長近150%。
到底是什么原因導致的這一結果呢?業內專家表示,盡管歐洲仍處于夏季,但由于來自俄羅斯的天然氣供應變得不穩定,歐洲大陸陷入數十年來最大的能源危機。此外,受近年來極端天氣影響,冬季氣溫可能會偏低,這些都會刺激電熱毯等取暖設備銷量的增長。在此背景下,中國的電熱毯、電暖器和空氣源熱泵等取暖設備的出口今年出現了爆發式增長。
歐洲民眾遭遇能源危機的“平價解決方案”
在中高緯度的歐洲國家,目前最低溫度已經低于10°C,為抵御即將到來的嚴冬,歐洲居民緊急囤貨取暖設備。以往大部分歐洲人使用天然氣暖氣取暖或木材取暖,但隨著歐洲能源危機的影響,天然氣價格大漲。此外,歐洲多地木材價格也同樣飆升。在匈牙利的一些地區,木柴價格幾乎翻了一番。歐洲民眾開始尋找御寒“平價替代品”。
圖源:網絡
電熱毯本是典型的中國過冬“特產”,之所以受到歐洲人追捧是因為省電。英國《每日郵報》22日的報道算了一筆賬:一條額定功率100瓦的電熱毯開8小時所需電費僅為0.42英鎊,遠低于開暖氣的價格。
圖源:網絡
為了幫助歐洲民眾應對即將到來的寒冬,阿里國際站緊急上線了“暖冬必備”專場頁面。阿里國際站數據顯示,取暖電器的需求量同比去年增長超40%,其中電熱毯同比增長超70%,電暖器同比增長超50%。熱泵式熱水器近90天的需求量,同比增長超100%,需求主要集中在德國、波蘭、荷蘭、英國等歐洲區域。
圖源:網絡
除了阿里國際站,亞馬遜也成為歐洲民眾購買電熱毯的一大途徑。這些電熱毯大多從中國進口,由于節能便宜,正在受到很多家庭的青睞。
圖源:網絡
外貿企業加班加點,內銷企業“毫無感覺”
相比于歐洲能源業的蕭條,在亞歐大陸另一端的中國,很多電熱毯工廠正在滿負荷生產。東莞一家電熱毯工廠管理人員劉虎表示,目前今年電熱毯銷量是上年同期的3倍,也是近五年來的最佳記錄。
圖源:微博截圖
“出口訂單比去年增長了2倍,7月訂單就多起來了?!?9月24日,東莞最高溫34℃,劉虎卻在盯著廠房里過冬物資電熱毯的生產。
據劉虎所述,早在5月份,工廠就做了市場評估,結論是電熱毯市場將爆發,原因主要有兩個,一是地緣沖突下天然氣價格上漲,二是今年夏天氣溫極高,大暑之后必有大寒。6月開始,工廠設備就24小時運轉,三班倒,還專門為此擴招。廠里的電熱毯主要銷往歐洲、北美,目前一個月銷量大約是10萬條。
“歐洲冬季漫長,有的國家到4月都會很冷,尤其是靠北邊的地區,我們工廠在這些國家的客戶都大批量地備貨電熱毯?!眲⒒⒈硎?,工人們目前在生產10月、11月的訂單。
他預估,歐美電熱毯銷量將在黑色星期五(11月25日)達到頂峰。
與主要以外銷為主的公司不同,國內多家電熱毯主營公司表示,暫時還沒有感受到這股熱潮帶來的實質性影響。
電熱毯出口是門“好生意”,但謹慎樂觀
二級市場上,以老牌家電品牌成都彩虹電器為代表的電熱毯和取暖類家電產業鏈公司受到資金熱捧。有電熱毯行業人員感嘆:“從前電熱毯在行業中并不太受關注,最近這一波高漲的熱度始料未及?!?/div>
盡管市場行情和輿論對“電熱毯”的關注熱情高漲,但也有分析人士提醒,需要警惕行業階段性熱潮之下存在的風險。
有業內人士坦言:“歐洲進口電熱毯的熱度能否持續,確實不好預料。目前,我們的出口訂單基本上都選擇做現款交易,這樣更安全一些。如果未來國外市場對電熱毯的需求有所縮減,在對質量控制、渠道要求不太高的情況下,部分中小微企業有可能會在短期內對生產資料和生產與要素重新組織優化,完成轉型;而大型、專業類的生產企業可能還是會更多專注于自身業務,更加追求厚積薄發和長期積累的過程?!?/div>
除此之外,電熱毯產品本身也存在一些國家、地區之間的差異。有外貿人士總結出三不同:認證不同、插頭不同、電壓不同。包括歐洲為CE認證,中國為3C認證,國外是三插頭,國內為兩插頭等區別,這也帶來生產線的不同。另外,各國對電熱毯的使用習慣不同,比如德國習慣披著使用電熱毯,而非中國常見的放在床單下使用。很多國內常見的款式需要做對應的本地化改良。
經濟學家指出,在能源價格飛漲、天然氣短缺的大背景下,中國制造成為全球供應鏈“穩定器”。中國優質、價格合理的取暖設備會越來越受到歐洲消費者的青睞。
這種形勢下,電熱毯等中國“爆品”熱賣的勢頭不會戛然而止。市場研究機構普遍預計,隨著冬季到來,歐洲爆買中國產的過冬產品的勢頭還會持續。
對電熱毯、電暖器等傳統采暖設備而言,在國內市場日趨飽和的情況下,歐洲市場的異軍突起暫時為廠商提供了充足的訂單。不過,歐洲市場的高景氣能否持續?國內企業又能否長期受益?
對此,金融行業分析人士認為,此次歐洲對傳統采暖設備的需求快速增長源于能源危機。因此,歐洲市場的需求能否持續,要看這場能源危機能否持續下去。
借用網友調侃的話來說:“米國收獲油氣款,毛子坐看風水轉。中國賣出電熱毯,歐洲感受被窩暖。我們都有光明的未來?!?/div>
文 | 田田
綜合整理自:中國日報網、中國新聞網、
南方周末、證券日報、時代財經等
(封面圖來源?攝圖網)